<th id="nvfk4"></th>

  1. <progress id="nvfk4"><track id="nvfk4"><video id="nvfk4"></video></track></progress>

    <th id="nvfk4"></th>
  2. <th id="nvfk4"><track id="nvfk4"><video id="nvfk4"></video></track></th>

    新聞中心

     
    讓綠色成為礦業發展的主基調
     
     

   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、新要求、新目標和新部署,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中,綠色必將成為礦業發展的主基調、流行色。

    面向未來,新時代的礦業發展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總要求,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。到2020年,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,形成點線面全方位、多空間、立體化的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,使礦業在綠色低碳領域培育新增長點、形成新動能,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    以企業為主推進綠色礦山建設,在點上開花。礦山企業是推動礦業綠色發展的主力軍,經過5年多的努力,全國661家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試點取得了明顯效果。一方面,以盤活用地和綠色金融政策為突破口,進一步細化綠色礦山建設支持政策,鼓勵企業創新運營模式,引導企業落實社會責任,探索將綠色礦山標簽認證納入到礦山企業誠信體系中,激發礦山企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,降低企業綠色發展成本。另一方面,強化硬約束,將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納入出讓、規劃、監管的主流程,形成倒逼機制,新建礦山要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,生產礦山加快改造升級,逐步達到要求。到2020年,樹立千家科技引領、創新驅動型綠色礦山典范。

    以行業為主推進全產業鏈綠色發展,在線上連通。礦業開發涉及的產業鏈長,從資源勘查、開采、選礦到冶煉加工,以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,只有在全產業鏈上實現綠色發展,才能真正形成綠色產品。

    大力推進綠色勘查。倡導綠色勘查理念,加快綠色勘查標準修訂,研發推廣綠色勘查的技術方法、設備和工藝,最大程度地減少礦產勘查對環境的擾動和破壞,到2020年,實施百個綠色勘查項目示范。

    強化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。目前,我國現存尾礦庫超過1萬處,累計達200億噸,在開采、選礦及冶煉加工環節,要將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作為推進礦業綠色發展的著力點,鼓勵發展循環經濟,降低能耗、物耗,大力發展城市礦產,實現尾礦及其他廢物再生利用和再制造。

    著力解決礦山地質環境問題,助力國土綠化行動。目前全國仍有3200多萬畝采礦損毀土地尚未復墾,要推廣PPP等市場化運作模式,加大礦地綜合治理和生態恢復力度,實現礦區天藍、地綠、水凈。同時,將綠色礦山建設與綠色工廠、綠色產品、綠色園區、綠色供應鏈等綠色制造體系銜接,促進礦業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。

    以政府為主建設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,在面上連片。選擇一批綠色礦山建設成效顯著的市縣,全域推進綠色礦山建設,打造形成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區、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先進技術和裝備應用的展示區、礦山環境保護與礦地和諧的模范區、礦產資源管理創新的先進區。

    在優化空間布局,強化源頭管控方面,科學編制規劃,在空間上統籌協調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關系,并與相關產業發展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一起做好空間優化和統籌。在調整結構,引導礦山企業轉型升級方面,將化解過剩產能與推動資源整合、企業兼并重組相結合,引導形成以大型集團為引領,大中小型礦山、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的資源開發新格局。在引領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方面,按照共建、共治和共享的原則,發揮政府主導作用,強化不同領域、不同層級、不同部門之間的統籌與合作力度,鼓勵社會參與,形成合力。到2020年,建成50個以上的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。



     

    女人天天射

      <th id="nvfk4"></th>

    1. <progress id="nvfk4"><track id="nvfk4"><video id="nvfk4"></video></track></progress>

      <th id="nvfk4"></th>
    2. <th id="nvfk4"><track id="nvfk4"><video id="nvfk4"></video></track></th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