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黃金礦業發展應借助三大新動力 |
“面對嚴峻的挑戰與壓力,思考中國黃金礦業未來發展的新動力,是整個行業的新課題!眲⒂绖僬J為,中國黃金礦業未來發展,應借助于綠色發展、國際化與互聯網三大新動力,實現中國黃金礦業的鳳凰涅槃。 行業發展疲態已現 回顧中國黃金礦業的發展,從2007年,中國黃金產量達到276噸,超越南非成為世界第 一大產金大國,至今已經連續11年保持這一優勢地位。同時,中國還是全球第 一大黃金消費國、第 一大黃金加工國,對全球黃金產業、黃金市場發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,已成為世界黃金產業的領軍者。 在劉永勝看來,中國黃金工業十幾年的高速發展,起步于2001年黃金市場的開放,得益于改革釋放的發展紅利,主要受兩大動力支撐: 第 一個動力是資本。國內主要黃金企業相繼踏入資本市場,解決了行業發展錢從哪里來的問題。尤其是2002年之后,紫金、中金、山金、招金等相繼上市,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,形成了資金優勢,對行業整個布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也奠定了這十幾年的行業競爭發展格局。 第二大動力是資源。在企業密集上市的同時,國內黃金礦業巨頭大量“跑馬圈地”,解決了錢到哪里去的問題。據統計,目前,中國四大黃金集團圈占了全國超過60%的黃金資源,形成了各自全國布局的資源版圖。比如招金,依托山東,投資150多億元,打造了甘肅、新疆兩大埠外產金基地,順利實現了省內一半、省外一半的戰略布局。 “但是,十多年的高速發展,曾經推動中國黃金礦業發展的兩大動力,目前已呈疲態!眲⒂绖僬f,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,目前國內黃金上市企業,能上市的基本全部上市了。從資源并購的角度來看,目前國內已經難有大的優質資源并購項目,并且在前期十多年高速發展中,累積了高負債、高杠桿、資源利用粗放等問題。 數據顯示,從2008年到2017年中國黃金產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4.2%,比2003年到201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下降3了個百分點,并且2017年全國黃金產量下滑6%,今年上半年全國黃金產量與去年同比下滑7.87%,說明這兩大動力在逐年衰減。 同時,從整個行業發展的態勢來看,黃金行業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。環保方面,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強化環境保護,收緊環保紅線,全黃金行業面臨加快向綠色發展轉型的壓力。政策方面,國家出臺了環保稅、資源稅、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功能區礦業權退出等新政,部分黃金礦山企業面臨礦權滅失、減產或關停退出的壓力。 |